发展现代畜牧业,家禽孵化,增收又致富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鸡舍管理全解析:从设计到通风调控

发布时间:2025-08-30   浏览量:

01鸡舍设计与建设

▣ 鸡舍布局与选址

鸡舍的设计与建设是鸡舍管理的关键起点。一个合理的鸡舍布局,不仅关系到鸡只的舒适度,更直接影响着鸡舍的整体性能。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光照、通风、温度等多个因素,以确保鸡舍能够为鸡只提供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生活环境。

鸡舍应按上风至下风顺序布局,依次布置育雏、育成和蛋鸡舍。

选址需高燥,以确保鸡舍的排水良好。

在设计时,鸡舍的高度应从前向后逐渐增加5-10厘米,以防止前面鸡舍对后面鸡舍的遮挡。

鸡舍之间的间距也非常重要,对于开放鸡舍,间距不应低于3个鸡舍的高度;而对于密闭鸡舍,间距则应达到2-2.5舍高。

在确定鸡舍朝向时,北方地区通常选择南向,并可向东或西偏转15度;南方地区则以向东偏转为宜。

▣ 鸡舍内部设计

鸡舍的高度也有讲究,育雏舍的高度不应低于2.8米,蛋鸡舍则原则上不低于3米。同时,鸡舍地面应至少高出地平面40厘米。

地窗和天窗的设置也是关键环节。半开放性鸡舍的雏鸡舍可设置通风管或尺寸为30厘米×50厘米的地窗,而蛋鸡舍则应设置尺寸为50-90厘米×120厘米的地窗。此外,每间鸡舍顶部最高位置都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1厘米、外露高150厘米的塑料PIC拔气管。

防止鸟对鸡场的影响和对通风的干扰,鸡舍周围严禁种植高大树木。

在规划鸡舍大小时,应遵循“能大不小、能稀不密”的原则,并根据拟养的鸡只数量和科学的密度来确定合适的鸡舍尺寸。

▣ 鸡舍大小规划

例如,若计划育雏9000只至8周龄后上笼,且使用三阶梯育雏笼,则雏鸡舍的建设面积应控制在22-24只/平方米左右。若为三列鸡舍(每列8米宽,总宽11米),那么长度则可根据饲养量计算得出。同样地,蛋鸡舍也应与育雏舍相配套,每栋鸡舍适宜饲养9000只鸡。

02风机、湿帘与进风口配置

▣ 通风与温度控制

在养殖过程中,进风口的大小调节需与风机相匹配,旨在确保鸡舍通风的均匀性和有效性,同时维持适当的舍内静压,从而保障鸡舍的风速稳定。

风机与湿帘需匹配,其规格、性能和数量相匹配,以确保鸡舍的通风效果和温度稳定性。必须根据鸡舍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检查和调整风机和湿帘的工作状态,以适应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饲养密度、舍内温度、湿度、鸡的生理状态等都会影响舍内风速和通风量。高温、高湿的环境需要更大的通风量。

确保最低通风量:为了满足鸡舍在冬季等寒冷季节的最低通风需求和除尘需求,我们设定每只鸡最低通风量为0.107立方米/分钟。

03鸡舍通风方式探讨

▣ 自然与机械通风

在养殖业中,鸡舍的通风方式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不同的通风方式会对鸡舍的环境、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然通风常用于开放式鸡舍,通过地窗、天窗或通风带和窗户让空气自由流通。但在高温时期,仅依赖自然通风往往不足以实现理想的降温效果。

机械通风则分为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方式。负压通风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方式。

在纵向负压通风系统中,所有风机都安装在鸡舍一端的山墙或附近,空气沿着鸡舍的纵轴方向流动。

正压通风通过强制输入空气,在鸡舍内形成微小的正压,适用于全重叠多层养鸡。

04环境调控与体感温度

▣ 舒适度管理

在养鸡过程中,体感温度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着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通过细化管理,我们可以精确调控鸡舍内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通风等。

风速与温度的关系及鸡群状态关联是舒适度管理的关键。不同风速、温度和季节下,鸡群的舒适度不同。

春季通风管理应遵循“避风与通风相结合”的原则。在第一次高温来临后不宜立即开窗通风,而在第二次高温出现后再逐步通风。

秋季通风策略:随着气温降低,应逐渐减少风机开启数量,同时调整进风口面积。

关注气候变换:在秋冬交替之际,为确保鸡群产蛋不受影响,不宜过早紧闭门窗。

日常需细心观察鸡群状况,一旦发现冷风直接吹袭鸡只,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能够有效改善由环境引发的条件性疾病,同时确保鸡舍环境的稳定。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