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通风设计要点:统筹规划始于鸡舍建设
鸡场的通风问题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鸡群的健康与生产力。因此,在鸡舍建设的初期,我们就需要全面考虑并统筹规划通风系统。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确保鸡舍内的空气流通,为鸡群提供一个舒适且健康的生活环境。
01鸡舍建设的关键考量
在鸡场通风设计中,鸡舍的建设是起点,也是决定通风效果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鸡舍的布局、结构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确保通风系统的顺畅与高效。通过合理的鸡舍设计,为鸡群打造一个既舒适又健康的生活空间,从而提升其生产力与整体福利。
规划时要从上风到下风布局不同用途的鸡舍,以确保通风系统的顺畅。选择地势高燥的地点来修建鸡舍,这样有利于排水和保持鸡舍的干燥。鸡舍的设计应从前向后逐渐加高,加高的幅度为5-10厘米,以防止前面的鸡舍遮挡后面的鸡舍。对于开放鸡舍,鸡舍之间的间距不得低于3个鸡舍的高度;对于密闭鸡舍,间距则应不低于2-2.5个舍高。
在确定鸡舍的朝向时,北方地区主要以南向为主,可以适当向东或西偏转15度;南方地区则以向东偏转为宜。鸡舍的高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育雏舍的高度应不低于2.8米,蛋鸡舍则原则上不低于3米。同时,鸡舍地面应至少高出地平面40厘米。为了更好地控制通风,应合理设置地窗和天窗。雏鸡舍可以设置通风管或高30厘米×宽50厘米的地窗,而蛋鸡舍则应设置高50-90厘米×宽120厘米的地窗。此外,每间鸡舍顶部最高位置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1厘米、外露高150厘米的塑料PIC拔气管。有条件的可以在育雏舍将拔气管与电动抽风机相连,以利用地窗和天窗的对流来排除底层鸡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为防止鸟对鸡场和通风的影响,鸡舍周围严禁种植高大树木。在确定鸡舍的大小时,应考虑拟养鸡的数量和科学的饲养密度。例如,对于育雏9000只到8周左右的鸡群,使用三阶梯育雏笼的情况下,雏鸡舍的建设面积应为22-24只/平方米,同时,蛋鸡舍的大小也应与育雏舍相配套,最好每栋鸡舍饲养9000只蛋鸡。
02确保通风系统匹配
进风口与风机匹配保证均匀通风,以确保鸡舍通风均匀且有效,同时维持适当的舍内静压,从而保障鸡舍风速的稳定。
进风口的大小需与风机相匹配,调整进风口大小的依据主要是舍内风速,必须确保进风口对称开启,并安装导流板,使其角度与屋顶平行。这样,新鲜空气能顺畅地到达鸡舍屋顶中部,经充分混合后均匀吹向鸡群,避免直接吹袭鸡群。此外,还需根据鸡舍温度来合理设定湿帘的开启大小和时间,以及与之相应的通风级数和舍内静压参数。
在采用纵向通风与湿帘时,应确保鸡舍前后温差不超过6℃,以维持舍内温度的均匀分布。同时,湿帘处的冷风不应直接吹向鸡群,以防止鸡群受到冷应激的影响。而且,舍内静压必须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避免过大压力损坏通风设备。
对于那些确实计划建造4-6层鸡笼的超大型全封闭鸡舍的养殖户,建议在谨慎决策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注意同步引进相关的环境控制软件。在匹配风机与湿帘时,需要精确计算鸡舍的总体积,并确保通风量满足最低标准。例如,对于一个容积为2814立方米的鸡舍,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小型风机来满足冬季等寒冷季节的最低通风需求和除尘需求。
为确保鸡舍气体能在1分钟内完成整体交换,大型风机如1400型,其额定功率为每小时52000立方米,换算成每分钟则是866.7立方米。但实际使用时,功率约为80%,因此实际每分钟通风量为693.4立方米。经过计算,该鸡舍需要配备4台710型风机和3台1400型风机。在夏季时,这些风机可以同时开启;而在寒冷或低温季节,则只需保持710型风机的最低通风量。
03鸡舍的常见通风策略
常见通风包括自然、正压和负压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开放式鸡舍常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通过地窗、天窗或通风带和窗户进行空气流通。但在高温季节,仅依赖自然通风往往不足以实现理想的降温效果。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分为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方式。目前,纵向负压通风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风机全部安装在鸡舍一端的山墙或附近两侧墙壁上,而进风口则设置在另一侧山墙或靠山墙的两侧墙壁上。在机械通风模式下,鸡舍其他部位的门窗通常保持关闭,空气沿着鸡舍的纵轴方向流动。
纵向正压通风:纵向正压通风是通过风机强制将空气输入鸡舍,并相应调节出风口,以确保出风量略小于进风量,从而在鸡舍内形成微小的正压。这种通风方式通常通过纵向安置的管道来分布空气,其长度等于鸡舍的全长。在全重叠多层养鸡的情况下,正压通风显得尤为重要。
联系人:
手机:15383239821
电话:
邮箱:27535611@qq.com
地址:安平县